


6A3
林映潼
Lin Ying Tung Lettie
《堅韌不拔的居里夫人》
十九世紀,波蘭深陷沙俄統治的泥沼,一片灰暗。寒風裏挾着絕望,在華沙的大街小巷橫衝直撞。就在這壓抑的氛圍中,一八六七年十一月七日,瑪麗.斯可羅多夫斯卡誕生了。她清脆的啼哭,恰似劃破黑暗的第一縷曙光。
年幼的瑪麗已展示出對知識的極度渴望。家中狹小又昏暗的閣樓,成了她探索世界知識的空間。她常常在僅有的一小片陽光下,緊緊地捧着書不放,即使寒風從木板縫隙呼嘯而入,也無法讓她的視線從書本上挪開。這份對知識的執着,讓她衝破了禁錮,於一八九一年毅然奔赴巴黎索邦大學求學。
剛到巴黎,瑪麗住在狹小的閣樓裏。屋頂低且矮,稍不留神就會碰頭;屋內沒有取暖設備,一到冬天,就冷得像冰窖。但這絲毫沒有阻擋她求知的腳步。每天天還沒亮,她就匆匆趕往教室,佔據教室最前排的位置。下課後便到圖書館繼續學習,直到夜幕降臨,圖書館閉館的鐘聲敲響,她才戀戀不捨地離開。
一八九四年,瑪麗與皮埃爾.居里相遇,共同的科學理想,讓他們攜手走進那間破舊的實驗室。這裏狹小逼仄,一推開門,刺鼻的化學藥品味撲面而來。實驗室的設備陳舊又簡陋,很多都是他們自己動手安裝的。
然而,瑪麗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開啟了對放射性物質的研究。她身穿樸素工作服,頭髮隨意挽在腦後,眼神專注又堅定。她小心操作儀器,仔細記錄每個數據,即使儀器簡陋導致實驗結果偏差,她也從不氣餒,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實驗。雙手因長期接觸化學藥劑,變得粗糙紅腫、佈滿傷口,但她也只是簡單包紮一下,便又投入工作。
一八九八年,瑪麗和皮埃爾發現了「鐳」元素,這一重大發現震驚科學界。此後,他們繼續深入研究。一九零三年,夫婦二人因對放射性研究的貢獻,共同獲得「諾貝爾物理學獎」,成為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。
一九零六年,命運的重擊突然降臨,皮埃爾意外離世。巴黎彷彿被悲傷的濃霧徹底籠罩,瑪麗的世界瞬間崩塌。但瑪麗深知,科學的探索不能因悲痛而止步。當她再次望向那承載着他們夢想的實驗室,想起了自己「不要叫人打倒你,也不要叫事情打倒你」的信念。她強忍着悲痛,回到實驗室,重新振作起來。
一九一一年,瑪麗成功提煉出鐳元素,再次榮獲諾貝爾獎。然而,居里夫人因長期暴露於放射性物質中,身體機能嚴重受損,健康狀況急劇惡化。一九三四年的七月四日,這位偉大的科學家,在平靜中永遠地閉上了雙眼,她的離去,如同巨星隕落,震動了整個科學界。
從波蘭的閣樓到巴黎昏暗的實驗室,瑪麗.居里宛如一道衝破重重黑暗的曙光,照亮了科學界,更為無數身處困境的人們指明了方向。瑪麗.居里的精神,激勵着我們無論面對怎樣的黑暗,都要心懷希望,勇敢逐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