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6A2

陳曦

Chan Hei Christopher

《假如我是中國剪紙》


「一張紅紙不算大,剪刀代筆巧畫畫。畫魚畫豬畫人物,貼在窗上變窗花。」(打一民間工藝)。對,大家一定都猜到答案了,我就是今天的主角——剪紙。在二零零九年,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,從而也促進了對我們剪紙這項傳統藝術的保護和傳承。

「我」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六零零年到一一零零年。剪紙起源於漢代,最初用於裝飾和祭祀。西漢發明了紙後,剪紙開始發展,南北朝已有千年歷史。唐代剪紙技藝進步,用途廣泛;宋元時普及,創作豐富,技術成熟。明清時期,剪紙達到高峰,常用於節慶,題材多樣,部份作品進入宮廷。

製作我時,只需用到剪刀和紙,就能創作出富有深意的作品。各地剪紙風格各異,展現文化多樣性,成為重要文化代表。剪紙通常用於春節、婚禮等慶典,寓意喜慶。結婚時,常用雙喜、鴛鴦等圖案表達祝福新人;贈禮時用福字、動物、山水等圖案表達祝福。明末開始,剪紙也用於祭祀,常用龍、鳳等圖案表達美好願望。

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,我依然保留着傳統的文化精華,讓這門古老的藝術能夠一直傳下去。我還會繼續講述中國故事,希望讓更多的人都喜歡上我們東方的藝術。

Cool Girl_edited.jpg

老師評語:

先用謎語起始,內容豐富有條不紊,亦能分享保留的原因!讚!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