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6A4
林正熹
Lam Ching Hei Haydn
我從未試過失敗……
我,林正熹從小就是個數學精英。我從三、四歲就已經對數學十分有興趣,每星期都上一次課外數學,而我由一年級起,決定參加一年一度的華夏杯奧數賽來挑戰自己。這個比賽設有三輪,每一次都有分特等、一等、二等及三等獎。當時,因為我的數學基礎好,所以能夠在比賽中頻頻獲一等獎。我為此感到興高采烈甚至有點自滿,不過我也不會輕敵,每次有同樣的比賽,我都會做一些模擬試題作準備。沒想到……
新冠疫情期間,我繼續參加不同比賽,一直都拿到好成績。直到四年級下學期,社會開始復常,我開始報名參加了一些興趣班,每個星期六、日都忙得不可開交,就是因為如此,用於準備比賽的時間大幅削減了。但是,我仍不以為然地沒有犧牲一些玩樂的時間來練習,以為沒有準備成績也不會太差。結果,我錯了。
二零二二年華夏盃晉級賽的成績於四月公佈了,而我只獲得二等獎。什麼?二等獎?看到這個消息,我的心像被石頭重擊一般,整個人愣住了,心想:我看錯了嗎?怎會是二等獎呢?這時候,媽媽語重心長地說:「如果你不努力的話,很快就會被人超越了。」我感到很慚愧,頓時整塊臉變得紅通通的。
從此,我決定要更好地安排時間,希望又可以玩又可以練習。我認為十分值得,因為我不應浪費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天賦。有「加時練習」的週末維持了十多個星期,很快就到決賽了!雖然是決賽,但比賽時我感到得心應手,可能與我的預備有關呢!我一邊感到如釋重負,一邊又在想究竟我有沒有白費功夫呢?我會拿到好成績嗎?
等了差不多一個月,成績公佈了,而我重奪一等獎。我成功了!我和爸媽都很自豪,而我的自信心也提高了,下次要挑戰特等獎呢!
經過這次的經驗,我明白到成功要靠努力,就如愛迪生說過:「天才是一巴仙的天份加上九十九巴仙的努力。」比賽不但能測試自己的水準,還能悟出人生道理。下星期又有數學比賽了,我又要加緊練習了!
老師的話:
正熹,欣賞你能透過自己的表現作出反思,從而明白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的道理。我絕對相信只要你繼續用心鑽研,定能好好發揮自己的「數學天賦」。你要明白失敗並不可怕,最重要是從中吸取經驗,從而讓自己改善缺點或弱項,令自己力求進步。